掩旗息鼓

成语掩旗息鼓的意思
比喻停止战斗或活动,不再进行下去。
拼音
[ yǎn qí xī gǔ ]
简拼
[ yqxg ]
注音(台湾拼音)
[ ㄧㄢˇ ㄑㄧˊ ㄒㄧ ㄍㄨˇ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掩旗息鼓的出处

《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文学作品中使用掩旗息鼓的例句

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掩旗息鼓,卷包而去。★《红楼梦》第六二回

使用成语掩旗息鼓造句

  1. 由于资金短缺,这个项目不得不掩旗息鼓。
  2. 在对手的强烈反击下,他们决定掩旗息鼓,暂时撤退。
  3. 经过长时间的辩论,双方都感到疲惫,最终决定掩旗息鼓,不再争论。
  4. 这场抗议活动在警方的干预下掩旗息鼓,参与者陆续散去。

形容掩旗息鼓的成语[与掩旗息鼓类似的成语]

偃旗息鼓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卷旗息鼓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收兵回营
指结束战斗或工作,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鸣金收兵
古代战争中,鸣金是命令军队停止战斗、撤退的信号。比喻停止行动或结束某项活动。

与掩旗息鼓意思相反的成语

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鼓噪而进
形容大声喧哗着前进,通常指人群或队伍在行进中发出很大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