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

成语不平则鸣的意思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拼音
[ bù píng zé míng ]
简拼
[ bpzm ]
注音(台湾拼音)
[ ㄅㄨˋ ㄆㄧㄥˊ ㄗㄜˊ ㄇㄧㄥˊ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不平则鸣的出处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文学作品中使用不平则鸣的例句

“不平则鸣”,看看现时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革命、救国。(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

使用成语不平则鸣造句

  1. 面对不公,他选择了不平则鸣,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 她不平则鸣,向公司高层反映了工作中的种种不公现象。
  3. 在历史上,许多改革者都是因为不平则鸣,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 他不是那种遇到问题就忍气吞声的人,总是不平则鸣,争取自己的利益。

形容不平则鸣的成语[与不平则鸣类似的成语]

鸣冤叫屈
指因受到冤屈而大声喊叫,向人诉说自己的冤屈

与不平则鸣意思相反的成语

忍气吞声
忍:忍耐。吞声:有话不敢说。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下;不能说出来。
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称心如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逆来顺受
对外来的压迫或不公正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息事宁人
指平息事端,使人安宁。常用来形容处理纠纷时采取让步、妥协的态度,以求得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