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麦

成语不辨菽麦的意思
形容愚昧无知,缺乏分辨能力。
拼音
[ bù biàn shū mài ]
简拼
[ bbsm ]
注音(台湾拼音)
[ ㄅㄨˋ ㄅㄧㄢˋ ㄕㄨ ㄇㄞˋ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不辨菽麦的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文学作品中使用不辨菽麦的例句

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

使用成语不辨菽麦造句

  1. 他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简直是不辨菽麦。
  2.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我们不能像不辨菽麦一样盲目行事。
  3. 这位领导在决策时总是不辨菽麦,导致团队经常走弯路。
  4. 他的无知到了不辨菽麦的地步,连最基本的区分都做不到。

形容不辨菽麦的成语[与不辨菽麦类似的成语]

愚昧无知
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目不识丁
形容人不识字或文化水平极低
五谷不分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不识大体
指不懂得从大局出发,缺乏全局观念,不能顾全大局。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

与不辨菽麦意思相反的成语

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学富五车
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明辨是非
清楚地辨别出正确和错误、真实和虚假
洞若观火
如同看火那样看得清楚。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十分明白透彻。
明察秋毫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