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形于色

成语义形于色的意思
内心的正义感或情感表现在脸上。形容人的情感或态度非常明显,可以从面部表情中看出来。
拼音
[ yì xíng yú sè ]
简拼
[ yxys ]
注音(台湾拼音)
[ ㄧˋ ㄒㄧㄥˊ ㄧㄩˊ ㄙㄜˋ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义形于色的出处

《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文学作品中使用义形于色的例句

蒋和森《风萧萧》:“卢携念着念着,声调竟显得那样的激昂,俨然一副义形于色的样子。”

使用成语义形于色造句

  1. 他听到那个不公正的判决后,义形于色,立刻站出来为受害者辩护。
  2. 面对不公,他总是义形于色,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维护正义。
  3. 她的义形于色让人感到温暖,仿佛正义的力量就在她的微笑中。
  4. 即使面对强大的对手,他依然义形于色,毫不畏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形容义形于色的成语[与义形于色类似的成语]

义无反顾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义正词严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义愤填膺
膺:胸。正义的愤恨充满了胸膛。
怒形于色
形:显露;色:脸色。满腔愤怒显于脸上。
喜形于色
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情见乎辞
情感表现在言辞之中,指文章或言辞中流露出的情感

与义形于色意思相反的成语

理屈词穷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无理取闹
闹:吵闹;捣乱。没有道理;故意吵闹、捣乱。
心怀叵测
指人心思难以预测,常指有不良的企图或阴谋
不动声色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面不改色
面:颜面;色:颜色。颜容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神态。
喜怒不形于色
形容人的内心情感不轻易表露在脸上,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