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贼子

成语乱臣贼子的意思
旧时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风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坏国家统一;损害人民利益的恶人。也作“逆子贼臣”。
拼音
[ luàn chén zéi zi ]
简拼
[ lczz ]
注音(台湾拼音)
[ ㄌㄨㄢˋ ㄔㄣˊ ㄗㄟˊ ㄗㄧˇ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乱臣贼子的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文学作品中使用乱臣贼子的例句

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清 爱新觉罗 多尔衮《致史可法书》)

使用成语乱臣贼子造句

  1. 历史上的乱臣贼子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2. 他背叛了国家和人民,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乱臣贼子。
  3. 在古代,乱臣贼子是人人得而诛之的。
  4. 这位曾经的英雄,因为一时的贪婪,沦为了人们唾弃的乱臣贼子。

形容乱臣贼子的成语[与乱臣贼子类似的成语]

逆臣贼子
指背叛国家、君主的臣子,或指不忠不孝、作恶多端的人

与乱臣贼子意思相反的成语

忠君爱国
忠诚于君主,热爱自己的国家。形容非常忠诚。
忠臣义士
指忠心耿耿、坚守正义的臣子和有高尚品德的人
忠贞不渝
忠诚坚定;永不改变。忠:忠诚;贞:有操守;坚定;渝: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