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问罪

成语兴师问罪的意思
宣布对方罪状;发兵讨伐。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兴、动:发动;师:军队;众:大队人马。
拼音
[ xīng shī wèn zuì ]
简拼
[ xswz ]
注音(台湾拼音)
[ ㄒㄧㄥ ㄕㄧ ㄨㄣˋ ㄗㄨㄟˋ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兴师问罪的出处

宋 沈括《梦溪笔谈》:“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文学作品中使用兴师问罪的例句

他们哪里是来拜望我的呵,他们是来兴师问罪的。(蒋光慈《田野的风》)

使用成语兴师问罪造句

  1. 两国因边境争端兴师问罪,局势一度紧张。
  2. 他们兴师问罪,要求公司对产品质量问题给出合理解释。
  3. 在会议上,他兴师问罪,质问项目延期的原因。
  4. 面对公众的质疑,公司高层不得不兴师问罪,调查内部管理问题。

形容兴师问罪的成语[与兴师问罪类似的成语]

大张挞伐
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兴师动众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兴、动:发动;众:指大队人马。
大动干戈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与兴师问罪意思相反的成语

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化干戈为玉帛
比喻将战争或争斗转变为和平或友好,使敌对双方和解。
息事宁人
指平息事端,使人安宁。常用来形容处理纠纷时采取让步、妥协的态度,以求得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