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东话西

成语指东话西的意思
犹言东拉西扯。谓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拼音
[ zhǐ dōng huà xī ]
简拼
[ zdhx ]
注音(台湾拼音)
[ ㄓㄧˇ ㄉㄨㄙ ㄏㄨㄚˋ ㄒㄧ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指东话西的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三荷包再问问他,他便指东话西,一味支吾。又说:“临时我自来照料。”又说:“连我也不懂得甚么。”三荷包无可奈何,只得辞了出来,又与丁师爷商量。”

文学作品中使用指东话西的例句

丰子恺《钱江看潮记》:“只管凭窗眺望江景,指东话西,有说有笑,正是得其所哉。”

使用成语指东话西造句

  1. 他讲话总是指东话西,让人摸不着头脑。
  2. 会议上,他指东话西,没有给出任何实质性的建议。
  3. 别再指东话西了,我们需要的是明确的解决方案。
  4. 她说话喜欢指东话西,让人很难抓住重点。

形容指东话西的成语[与指东话西类似的成语]

指东说西
形容说话没有中心,东一句西一句,说话内容与话题无关或故意转移话题。
东拉西扯
拉、扯:闲谈。没有明确话题地聊天;也指说话写文章条理紊乱;不紧扣中心议题。
东拼西凑
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形容创造能力低下,粗制滥造。
东扯西拉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杂乱无章,没有中心,东一句西一句地乱扯

与指东话西意思相反的成语

直截了当
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不拐弯抹角
开门见山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一开始就进入主题。
一针见血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