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三竿

成语日出三竿的意思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拼音
[ rì chū sān gān ]
简拼
[ rcsg ]
注音(台湾拼音)
[ ㄖㄧˋ ㄔㄨ ㄙㄢ ㄍㄢ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日出三竿的出处

《南齐书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文学作品中使用日出三竿的例句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唐·刘禹锡《竹枝词》)

使用成语日出三竿造句

  1.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照得房间里一片明亮,真是日出三竿的好时光。
  2. 他每天日出三竿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
  3. 日出三竿,农民们已经开始了田间的劳作。
  4. 尽管日出三竿,但他仍然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

形容日出三竿的成语[与日出三竿类似的成语]

日上三竿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日高三丈
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与日出三竿意思相反的成语

日薄西山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日暮途穷
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路,已经没有前进的路了。
日落西山
太阳迫近西山;快要落下。也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