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风而遁

成语望风而遁的意思
远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就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
拼音
[ wàng fēng ér dùn ]
简拼
[ wfed ]
注音(台湾拼音)
[ ㄨㄤˋ ㄈㄥ ㄦˊ ㄉㄨㄣˋ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望风而遁的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蛮酋惩交趾之败,望风而遁。”

文学作品中使用望风而遁的例句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5回:“这日离樊城不上十里,日早落了。对面忽来一游骑,车夫望风而遁。”

使用成语望风而遁造句

  1. 敌军一听说我军即将到来,便望风而遁,不敢与我军正面交锋。
  2. 在强大的压力面前,他选择了望风而遁,而不是勇敢地面对挑战。
  3.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望风而遁,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 他的胆小让他总是望风而遁,从未尝试过坚持到底。

形容望风而遁的成语[与望风而遁类似的成语]

望风而逃
看到对方有动静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害怕对方。
望风而走
形容非常害怕,一看到迹象就逃跑
闻风丧胆
听到一些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极度恐惧。丧胆:吓破胆。
逃之夭夭
原形容桃树枝叶繁茂。后来借“桃”谐“逃”的音;用作逃跑的诙谐说法。

与望风而遁意思相反的成语

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挺身而出
勇敢地站出来面对困难或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