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伏罪

成语觳觫伏罪的意思
指因犯罪而受到惩罚,或自愿承认罪行并接受处罚。
拼音
[ hú sù fú zuì ]
简拼
[ hsfz ]
注音(台湾拼音)
[ ㄏㄨˊ ㄙㄨˋ ㄈㄨˊ ㄗㄨㄟˋ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觳觫伏罪的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文学作品中使用觳觫伏罪的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2回:“公子宋随班行礼,全无觳觫伏罪之语。”

使用成语觳觫伏罪造句

  1. 他因贪污被查,最终觳觫伏罪,接受了法律的制裁。
  2.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不得不觳觫伏罪,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3. 尽管他试图掩盖真相,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只能觳觫伏罪。

形容觳觫伏罪的成语[与觳觫伏罪类似的成语]

伏法受诛
指因犯罪而被依法处死或受到严厉的惩罚
低头认罪
指承认自己的错误或罪行,表示悔改或接受惩罚

与觳觫伏罪意思相反的成语

逍遥法外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