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口白舌

成语赤口白舌的意思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拼音
[ chì kǒu bái shé ]
简拼
[ ckbs ]
注音(台湾拼音)
[ ㄔㄧˋ ㄎㄡˇ ㄅㄞˊ ㄕㄜˊ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赤口白舌的出处

唐 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文学作品中使用赤口白舌的例句

今日祭祖哩,休得赤口白舌的,罚那毒誓。(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十八回)

使用成语赤口白舌造句

  1. 他赤口白舌地为自己辩解,却始终无法说服法官。
  2. 她赤口白舌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让听众都为之动容。
  3. 在会议上,他赤口白舌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形容赤口白舌的成语[与赤口白舌类似的成语]

赤口毒舌
形容说话尖酸刻薄,伤害他人
口若悬河
形容说话流畅,能言善辩,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
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与赤口白舌意思相反的成语

守口如瓶
形容说话非常谨慎,不泄露秘密
沉默寡言
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闭口不谈
指不说话或不发表意见,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