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芳余烈

成语遗芳余烈的意思
指前人留下的美好名声和功绩,后人仍然能够感受到其影响。
拼音
[ yí fāng yú liè ]
简拼
[ yfyl ]
注音(台湾拼音)
[ ㄧˊ ㄈㄤ ㄧㄩˊ ㄌㄧㄝ ˋ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遗芳余烈的出处

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遗芳余烈,奋乎百世。”

文学作品中使用遗芳余烈的例句

〖示例〗学古训以道积阙躬,招俊乂以列庶位,对扬天子之命,亦足袭说遗芳余烈,报陛下矣。 ★元 姚燧《李平章画像序》

使用成语遗芳余烈造句

  1. 他的善行将遗芳余烈,为后人所敬仰。
  2. 这位英雄的事迹遗芳余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3. 历史上的伟人以其遗芳余烈,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形容遗芳余烈的成语[与遗芳余烈类似的成语]

遗风余烈
指前人留下的影响和功绩,多指文化、艺术、道德等方面的传统和影响。
流芳百世
流:流传;芳:花草的香气;比喻好的名声;百世:古人以30年为一世;形容极为久远的时间。美好的名声在后世永久流传。也作“流芳千古”。
名垂青史
指人的姓名、事迹、功绩等被永久地记载在史书上,流传后世。
永垂不朽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与遗芳余烈意思相反的成语

遗臭万年
臭:比喻恶名声;万年:指时间很长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却永远流传下去;遭人唾骂。
臭名昭著
名声非常恶劣,广为人知
声名狼藉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