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靴爬痒

成语隔靴爬痒的意思
比喻做事不切实际,不能解决问题,只是表面功夫
拼音
[ gé xuē pá yǎng ]
简拼
[ gxpy ]
注音(台湾拼音)
[ ㄍㄜˊ ㄒㄩㄝ ㄆㄚˊ ㄧㄤˇ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隔靴爬痒的出处

清·钱大昭《迩言》卷六:“《朱子语类》云: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

文学作品中使用隔靴爬痒的例句

使用成语隔靴爬痒造句

  1. 他提出的解决方案只是隔靴爬痒,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2. 你这样做不过是隔靴爬痒,对改善情况没有任何帮助。
  3. 批评别人时如果只是隔靴爬痒,不触及问题的核心,那么批评就失去了意义。
  4. 他的建议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只是隔靴爬痒,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

形容隔靴爬痒的成语[与隔靴爬痒类似的成语]

隔靴抓痒
比喻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能解决问题,徒劳无益
隔靴搔痒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徒劳无功
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或效果

与隔靴爬痒意思相反的成语

对症下药
症:病症;下药:用药。医生针对病人的病情开方用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有效措施。
有的放矢
的:靶子;矢:箭。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事半功倍
使用一半的力却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费力少;收效大。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