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不留

成语鸡犬不留的意思
形容彻底清除,连最小的生物也不放过。
拼音
[ jī quǎn bù liú ]
简拼
[ jqbl ]
注音(台湾拼音)
[ ㄐㄧ ㄑㄨㄢˇ ㄅㄨˋ ㄌㄧㄨˊ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鸡犬不留的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探马报说沿江上下全是元兵,江阴已经失守,常州已经被屠,常州城内鸡犬不留,知常州府事家铉翁不知去向。”

文学作品中使用鸡犬不留的例句

这是一笔永远算不清的债!以言杀戮,确是鸡犬不留。(老舍《吐了一口气》)

使用成语鸡犬不留造句

  1. 敌军撤退时,实行了鸡犬不留的政策,村庄被洗劫一空。
  2. 在这次大扫除中,我们鸡犬不留,把家里每个角落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3. 政府对违法行为采取了鸡犬不留的打击措施,以儆效尤。

形容鸡犬不留的成语[与鸡犬不留类似的成语]

斩尽杀绝
斩:砍断;尽、绝:完。全部杀掉;一个也不留。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寸草不留
形容消灭得十分彻底,连一点儿也不留下
一干二净
形容非常干净,一点儿也不剩。
斩草除根
比喻彻底解决问题,不留后患。
一扫而光
一下子就扫除干净。也指一下子把食物吃个精光。

与鸡犬不留意思相反的成语

秋毫无犯
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鸡犬不惊
形容行军纪律严明,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也指平安无事。
留有余地
指在处理事情时,不把话说死,不把事做绝,以便将来有回旋的余地或改变的余地。
网开一面
把捕捉鸟兽的网打开一面;给鸟兽留一条生路。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生路。
手下留情
指在处理事情或对待人时,不采取极端或严厉的手段,留有一定的余地或宽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