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诗人李正甫
朝代: 金朝 作者: 元好问 朗读:
正文
阳和入枯株,霭霭含芳津。
山头太古石,不与万物春。
朝从木客游,暮将山鬼邻。
紫芝仅盈掬,幽兰不克纫。
青云入长吁,肝胆空轮囷。
我尝读君诗,天趣触眼新。
秦游得豪宕,晋产馀真淳。
怒虎不受唾,骇鹿未易驯。
安坐谁不如。
半生走逡巡。
苍苍不可问,藐藐谁当亲。
青山碾为尘,白日无閒人。
空歌东野曲,不救西州贫。
译文
- “阳和入枯株,霭霭含芳津。
”春天的温暖使枯木复苏,空气中充满了芳香,预示着新生命与希望。
- “山头太古石,不与万物春。
”这里的石头自古以来未曾改变,不随四季更迭,象征着恒常与孤独。
- “朝从木客游,暮将山鬼邻。
”描述李正甫的生活,早上与自然中的生灵相伴,晚上则独处,似与山鬼为邻,暗示他的高洁与超然。
- “紫芝仅盈掬,幽兰不克纫。
”珍贵的紫芝只有一点点,而幽兰难以编织成饰,比喻诗人的才华虽高,但不为世用。
- “青云入长吁,肝胆空轮囷。
”表达诗人发出深深的叹息,内心充满无奈和郁结。
- “我尝读君诗,天趣触眼新。
”元好问赞美李正甫的诗作自然清新,富有灵感。
-后续几行则是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李正甫性格的颂扬,以及对现实世界(如“青山碾为尘,白日无閒人”)的失望和对纯真不被理解的感慨。
- 最后的“空歌东野曲,不救西州贫”表明即使唱出最纯粹的歌声(东野之曲),也无法改变世间的贫困和现实的困顿。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和超凡才华的钦佩,同时也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纯真情感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