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隐诗为李文照赋

朝代: 元代 作者: 凌云翰 朗读:

正文

川原澹微风,草色绿以齐。
牛羊散平野,欲与苍烟迷。
麾肱毕来升,鞭策何用携。
所以隐君子,于焉记幽栖。
朝牧日在东,暮牧日在西。
尔羊无百尾,尔牛无千蹄。
对之忽两忘,俯仰惟端倪。
因兹崇隐德,岂顾犊与羝。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诗人凌云翰为李文照所作的一幅牧羊生活的诗意画面。
在柔和的微风中,广阔平坦的原野上草色青翠且均匀。
牛羊悠闲地散落在开阔的田野上,几乎与远方的苍茫烟雾融合在一起。
牧人放下手臂,无需过多的指挥和鞭策,自然和谐的场景仿佛揭示了某种人生哲理。
诗中提到的“隐君子”,是指那些选择在自然环境中过着隐居生活的贤士,他们在此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归宿。
牧人每天早晨在东方放牧,黄昏时分又在西方赶回,生活节奏简单而规律。
虽然羊群不满百只,牛群也不达千头,但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
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中,他们与自然相互融合,忘记了自我,全神贯注于眼前的一切,领悟到生活的本真,并从中提升自己的隐士品德。
诗人强调,这样的隐居生活并不关注物质的富饶,比如羊和牛的数量,而是更注重内心的富足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种崇高的隐士品德,是超越了对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是凌驾于照顾牛羊(犊与羝)之上的生活质量的提升。
这样的生活,是隐士们对超然、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