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朝代: 唐代 作者: 王昌龄 朗读:

正文

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海雁时独飞,永然沧洲意。
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
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
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
仲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译文

这首诗描述了一次在南溪与缑氏尉沈兴宗共饮的经历。
诗中写道,周围是古老而宁静的树林和溪流,深深的竹林引导着人们走向深邃的绿色。
诗人在渔舟中看到山的倒影,与月光一起泛舟,感到十分陶醉。
他们探索到了源头,发现那里是清静无比,山谷绝美,宛如人间仙境。
春天的泉水滴落在空崖上,新生的草在阴暗处发芽生长。
之后,周围的榛树和风声渐渐平息,远处传来樵夫的砍柴声,增添了野外的幽静。
诗人还看到孤独的海雁展翅飞翔,使他想起隐士的心情。
古代那些志向高远的人,最终选择隐居,成为平凡的官员。
沈兴宗似乎也有这样的犹豫和纠结,是否要抛开尘世的琐碎事务。
诗人提到的缑峰,可能是沈兴宗的目标,是他的精神寄托,而济北则是他可能的归宿。
诗中提到的“齐物”意味着看待万物平等,诗人与沈兴宗在这方面有着共识。
但现实的责任还未放下,“息肩”(指卸下责任)的时机还未到。
诗人在春风中期待着,到了仲春时节,自己将头戴角巾,去嵩阳寺拜见僧人,暂时放下世俗的羁绊,享受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