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初霁献给事二首
朝代: 唐代 作者: 储光羲 朗读:

正文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
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君子耸高驾,英声邈今昔。
锵佩出中台,彯缨入仙掖。
夙心幸清鉴,晚志欣良觌。
鸣盗非足征,愿言同下客。
南国久为思,西都尝作宾。
云开天地色,日照山河春。
善听在知己,扬光唯达人。
妙年弄柔翰,弱冠偶良晨。
擢第文昌阁,还家沧海滨。
寸心何所望,东掖有贤臣。
译文
这首诗描述了秦中雨后初晴的美景,并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对某位尊贵人士的献礼和赞美。
渭水在黄昏的雨后显得更加清澈,各地都洋溢着新生的光泽。
宫殿和花园在山的映衬下显得明亮,云雾缭绕的森林与蓝天相接,景色美丽如画。
诗中的君子,指的是那位崇高的对象,他品德高尚,声誉流传古今。
他在朝廷中威仪赫赫,带佩剑走出中台,系着华丽的带子进入宫廷的深处。
诗人早上就期待着君子的明察,晚上则为能与他相见而感到欣喜。
他提出,名声并非全部,他更愿与君子平等相待,共商国事。
诗人心中长久以来对南方的思念,以及他曾经在西都作客的经历,都增添了他的情感深度。
云开后,天地一片清亮,阳光照亮了山河,春天的气息洋溢。
他深知,能够被真正理解并赏识的人,才是真正的知己。
在青春年华,他挥毫泼墨,展现才华,弱冠之年便遇到了良机,取得了功名。
他在文昌阁取得功名后,回到了家乡海滨。
他的心中没有太多的欲望,只希望能有贤明的大臣在东掖辅佐君主,维护国家的繁荣与和平。
整首诗以美景为引子,表达了对君子的敬仰与期待,以及自己淡泊名利,希望能为国家出力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