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鹥亭

朝代: 宋代 作者: 关景仁 朗读:

正文

古有凫鹥诗,喜物游太平。
今见凫鹥亭。
夜安洲渚棲,书无罗风惊。
群嬉固俦匹,适意相飞鸣。
春风藻荇稠,夜雨波澜清。
特以王泽深,遂此微物生。
飞甍枕榛台,缭绕寒芜城。
府目瞰清泚,日羡凫鹥情。
自惟县令暇,朝夕亲编氓。
土瘠民半馁,役频民少宁。
嗟尔多蹙迫,岂与凫鷖并。
我心徒尔嗟,奈何存典刑。
尔劳悯以恕,匀重移之轻。
庶几皆有乐,共戴君聪明。
民安令亦暇,临流解尘缨。
座岁可归去,白发南山耕。

译文

古时有一首关于凫鹥(野鸭)的诗,表达了人们对和平时期的喜爱。
现在看到凫鹥亭。
夜晚野鸭在洲渚上安然栖息,不再有罗网和风惊吓它们。
它们成群嬉戏,自得其乐,互相飞鸣。
春风使藻荇茂密,夜雨使水波清澈。
正是因为君王的恩泽深厚,才使这些微小的生物得以生存。
飞檐在榛树和台地上空遮蔽,寒风中环绕着芜城。
俯瞰清澈的水面,心中羡慕凫鹥的自由情感。
作为县令,我有空闲时间,早晨和晚上都亲近编写户籍的百姓。
土地贫瘠,人民多半处于饥饿之中,频繁的徭役使人民几乎没有安宁。
唉,你们这些受苦的人民,怎能与凫鹥相比。
我的心中只能对你们表示同情,无可奈何保持典章制度。
对你们的劳苦表示怜悯和宽恕,将重担移交给他人,减轻你们的负担。
希望你们都能快乐,共同拥戴君王的英明。
人民安宁,我这县令也有闲暇,可以在水边解下尘世的烦忧。
到年末可以归去,回到南山的白发下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