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解变西崑体

朝代: 宋代 作者: 刘克逊 朗读:

正文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清风峡畔,至今堂以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重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
与仇香,穿阮屐,试同登。
石龛虽窄,可容一几短擎灯。
千仞苍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断,云雾镇长生。
最爱岩前水,犹作诵弦声。

译文

刘克逊的《水调歌头·解变西昆体》这首词,用通俗的话来说,是作者赞美和推崇一种文学风格的转变,并以此风格创作出超越群英的作品。
他说,这种新风格就像一股清风,让人们耳目一新,就像在清风峡旁边的读书堂,至今仍因读书声名远扬。
词人认为,真正的富贵应该轻如尘土,而孝顺和道义的价值比山岳还要重。
可惜的是,这样的品质并非每个人都能充分展现。
即便世事如陵谷变迁,沧海桑田,但美好的品质就像草木一样,依旧能散发光彩。
作者还提到,他与朋友仇香和阮籍一起登高,虽然石窟狭窄,但足够放一张书桌和灯,明亮的灯火映照着诗书,他们在这里享受着学问带来的乐趣。
周围的山崖高耸陡峭,翠绿的屏嶂环绕,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永恒的感觉。
最让词人喜爱的是石岩前的流水,它潺潺的流水声,如同琴弦上优美的旋律,让人心旷神怡,增添了几分诗意。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寓含了诗人对高雅品格和知识学问的赞美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