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六君子

朝代: 清代 作者: 吴保初 朗读:

正文

圣朝不杀士,尼父吊三仁。
西市诸君子,东林旧党人。
涓涓流碧血,扰扰窜黄巾。
未必逢天怒,阴霾黯紫宸。

译文

在盛世的朝代,不会无故杀害有学识的人,就如同孔子哀悼三位忠诚卫国的君子一般。
在刑场上的各位君子,原本是东林党的旧人。
他们牺牲时,鲜血缓缓流淌,而百姓中不安的气氛像黄巾贼一样四处流窜。
他们的死,未必是上天发怒,但朝廷的阴霾确实让皇家的尊严显得黯淡。
以上以现代汉语表达,是以解读《哭六君子》的含义并非指责朝廷滥杀无辜的读书人,实际上,此处"圣朝不杀士" 暗示朝廷非出于滥用酷刑,而是像孔子吊三仁一样哀悼他们的牺牲。
"涓涓流碧血,扰扰窜黄巾" 描述了君子惨遭牺牲后民间的动荡不安。
"未必逢天怒,阴霾黯紫宸" 则是推测君子的牺牲并非因为上天发怒,但事件确实给朝廷带来了一些不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