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枯河

朝代: 元代 作者: 吴澄 朗读:

正文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
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
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
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
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
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
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
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
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译文

这首诗是描述作者吴澄经过一条名为“枯河”的地方的所见所感。
他说,自家离城不远,中午在东阳安乐镇休息。
那里有两座像城墙一样的堤坝对峙,中间低洼像护城河。
驾车下坡穿过这个洼地,底部走完又开始上坡。
半山坡上有一扇大门,门上的字大如斗,这是滨盐和沧盐两地区的分界线。
起初,他并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黄河,行进间感到疑惑。
向当地老人询问后得知,这里曾是黄河划分河北与山东的界限。
滨县归河南管,沧县归河北,尽管河流流向已改,但地域划分依旧。
古代黄河从白马渡开始,流经开州向东方而去,然后汇入沧河、越过鲁河,最终在此入海。
但这六七十年来,河水转向南流,与淮河汇合,古代发生在兖州的严重河患现今因河道受阻而消失。
诗人回忆,当初《禹贡》描述河道时,郦道元和渔仲都深入研究,他们的言论和见闻大多记录在纸上。
但如今的变化令他感慨,古老的黄河原是向北流,随着时移世易,如今却与淮河一同入海,往北的航路和渡河的舟船也因此不再需要。
他感到,世间古今的变化之大,甚至传说中的蓬莱仙境也变得更浅显易知。
吴澄表达了想要在未来继续编写《山海经》一样的著作,来记述和见证这些变迁的意愿。
这首诗不仅描述了地理变迁,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当前景象变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