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成公祠

朝代: 清代 作者: 周龙藻 朗读:

正文

自昔生名世,经纶草昧长。
真人起鱼服,志士应鹰扬。
厄运纷蒙古,先声振建康。
天心悬去就,人事决兴亡。
尚忆参戎略,方期靖寇攘。
为言偏龃龉,戮力竟披猖。
乍叹宜孙败,兼悲察罕戕。
鲸鲵终自横,旄钺属谁张。
帷幄千年合,风云四海将。
相韩原有别,伐夏有何妨。
吴楚从容下,燕秦次第匡。
霸才开一剑,帝业定三章。
末路滋谗间,中心倍激昂。
草无钟室赤,石有谷城黄。
功烈同三杰,蒸尝并六王。
续封仍带砺,矢报尽佳冈。
故里山川迥,荒祠树木苍。
麒麟思画像,牛斗看光芒。
《梁甫吟》堪老,《阴符》策最良。
区区图谶托,何足重旂常。

译文

从古至今,名垂青史的人,他们都是在社会动荡未定的时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逐渐崭露头角的。
一个真正的英雄,可能出身低微,就像鱼服那样平凡;而有志之士,往往在时机成熟时,挺身而出,如同鹰击长空一般翱翔。
历史上蒙古族国运多舛,但有一位英雄人物,他的威名首先在建康震动四方,他的出现带着天意,决定着历史的兴衰更替。
还记得他曾参与军事谋划,信心满满地期待着平定叛乱。
然而,事与愿违,虽然大家齐心合力,但最后却遭遇失败,战斗愈发激烈,让人叹息。
后来的战败和损兵折将,让人深感心痛。
即便如此,那些横行无忌的敌人最终也没得逞,谁又能接过指挥令旗,继续这场未竟的战斗。
智者与勇者凝聚在一起,他们的智慧和勇气犹如千年积淀,犹如风云变幻在四海之间。
历史上的相韩之争与伐夏之役,各有原因,不可一概而论。
像吴楚和燕秦这样的国家,或许是在从容应对中被相继征服的。
英雄凭借一把剑开创霸业,而帝王之业的奠定,通常伴随着简洁明了的三大章节——兴起、发展、稳固。
旅途的末端或许滋生言论离间,但心中的激情却愈发高涨。
没有华美的宫廷,只有藏于草间的丰功伟绩,没有谷城石的发光宝石,却有积淀深厚的汗土金山。
他的功勋和壮志,堪比古时三杰;在祭祀的荣耀中,和其他六王并列。
他所得的封赏和约定,至今依旧铭刻于山河之上,忠诚的誓言在秀美的峰峦间回响。
故乡的山川依然遥远,留给后世荒凉的祠堂,而祠内树木葱郁,静默诉说着英雄的故事。
历史长河里,人们总在追寻那些值得铭记的形象,如同麒麟画像中所描之英勇,那光芒犹如牛斗二宿般闪耀。
在岁月的流转中,《梁甫吟》的哀歌与《阴符》的谋略,成为了他晚年的独白与智慧的结晶。
简单的一段历史预兆,对他的丰功伟绩来说,已是不足挂齿,不足以成为永恒的荣耀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