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问·越茶

朝代: 宋代 作者: 孙因 朗读:

正文

日铸山之英气兮,既发越於镆鎁。
地灵洩而不尽兮,复熏蒸於草芽。
虽名出之最晚兮,为江南之第一。
视紫笋若奴台兮,又何论乎石花。
维瑞龙之为品兮,与此山以相亚。
意山脉之通贯兮,仙种同乎一家。
汲西岩之清泉兮,松风生乎石眠。
滋芒液於灵襟兮,流瀣集乎齿牙。
欧公录之归田兮,苏仙流诸佳咏。
伯玉註於诗版兮,文正赏其甘华。
至雁塔与花坞兮,固郡志之所载。
若余姚之瀑布兮,尤茶经之所夸。
嗟陆羽之不逢兮,宜鉴味之绝少。
世方贵夫建茗兮,孰有知夫越茶。
客曰世非不知兮,顾茗禁之已苛。
亦幸其不尽知兮,姑舍是而言他。

译文

日铸山上英气昭昭,这股力量曾激发出了名剑镆鎁的诞生。
大地的灵性并未就此耗尽,它再次孕育,滋养了山间的茶芽。
尽管越茶成名较晚,但其品质堪称江南首位。
比起闻名的紫笋茶,越茶更胜一筹,更不必说那寻常的石花茶了。
瑞龙茶,作为另一种品质出众的茶类,与日铸山的越茶齐名。
两者似乎共享着同一脉山脉的福泽,仿佛出自同一仙茶之种。
西岩山的清泉被人们汲取,松间风声伴随在石间。
饮茶如饮甘露,滋润身心,使人口齿留香。
欧阳修将越茶的佳话载入归田杂录,苏轼也以诗文传承其美名。
范仲淹更是对越茶的甘美赞不绝口,陆游更是亲自为茶作注。
上至雁塔,下至花坞,这些地方的产茶历史都被地方志清晰记载。
尤以余姚的瀑布茶最为名茶经所推崇。
只可惜,陆羽未尝有幸亲品越茶之美,也因此,真正的鉴茶之士本就稀少。
世人虽普遍追求建州的名茶,却鲜有人真正了解越茶的卓越。
客人感叹道,实际上世人并非全然不知越茶之好,只是建州茶叶的贸易管制太过严格。
幸而越茶并未广为人知,这样便罢,话就此打住,不必深究。
如此,日铸山英气孕育的越茶,其品质卓越,虽晚成名但却在江南独占鳌头,历经文人墨客颂扬,却仍在繁琐的茗茶贸易管控下,保持着一份神秘与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