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同姓
朝代: 明代 作者: 宋兆礿 朗读:

正文
攘功世之常,何至忧思起。
放逐臣之分,何至愤投水。
胸有一部骚,不发不能已。
骚卷留千秋,何关死不死。
译文
宋兆礿的《屈同姓》大致上在讨论人的功名心和坚持自我之间的矛盾。
他首先说,争夺世间的功劳是常有的事,不应因此而忧虑过度(攘功世之常,何至忧思起)。
然后提到,即使是被放逐的臣子,也不该因此而愤怒到投水自尽(放逐臣之分,何至愤投水)。
接着,他提到一个人内心如果有如屈原般的《离骚》般的情感和思想,是无法抑制的,必须表达出来(胸有一部骚,不发不能已)。
最后,他说,即使这些情感和思想会被人保留千秋,与生命的存亡并没有直接关系(骚卷留千秋,何关死不死)。
这可能在表达一种观念,即个人的创作和思想能超越生死,留下永恒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