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

朝代: 清代 作者: 张祥河 朗读:

正文

花笑春山,雁啼秋水,未许游尘飞到。
新曲谁翻,旧声堪记,冰丝最宜寒峭。
正一洗、胡沙怨,那须更长啸。
解音少。
付词人,据鞍残梦,重唤起、清夜醉吟成调。
酒浅不胜愁,尽将愁、分与银爪。
野屋萧萧。
问吹香,何处风早。
但临风移谱,自昔昆崙倾倒。

译文

春天里,山中的花儿绽放笑颜,秋天时,大雁在水上悲啼,但这里是一片净土,不容许尘俗的纷扰侵扰。
有人创作了新曲,也有人回忆旧时的歌声,那琴弦的清音最适合这寒冷而清澈的氛围。
这里,所有的哀怨都被一洗而空,不需要再用长啸来表达什么。
欣赏这音乐的人不多。
这些旋律被词人们捕捉,他们在马鞍上残留的梦中醒来,被重新唤起,在清寂的夜晚沉醉吟唱,将音符编织成曲调。
酒杯中酒不多,却难以承受满怀的忧愁,这些人将忧愁分给银爪的琴弦,让它带去远方。
乡间的小屋静静地矗立在旷野,静谧而萧瑟。
我想知道,是怎样的风,能把香气早早地吹来。
但此刻,我只愿临着风,改编这曲谱,就像古代的昆仑山,令我沉醉倾倒,完全沉溺于这旋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