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兄
朝代: 宋代 作者: 徐元杰 朗读:

正文
大学融智门,至善在所止。
明德与新民,贯通无异理。
万折水必东,千古吾晦翁。
考亭追杏坛,犹存舞雩风。
昔者学易堂,粤山宽閒野。
此道闻而知,笃信无虚假。
尚有刘静春,至理共乐循。
我登二老门,天方寿斯文。
服膺善恐失,适正杜邪曲。
当时片言下,问道不隔宿。
学易堂已空,谁与鞭凡庸。
静春正耆庞,抠衣尽从容。
襟谊子崇笃,远来顾茕独。
作诗念清新,愧我言腐熟。
四海皆弟兄,尚友惟辅仁。
春草正碧色,话别同敷陈。
译文
大学的智慧之门敞开,最高的善就在其中达到极致。
明白的德行与革新人民,这些道理相互贯穿,没有丝毫差异。
就像江水无论经历多少曲折,最终都会流向东方,历史长河中的晦翁(朱熹)始终照耀。
从考亭追思杏坛的教育精神,那种春风化雨的教诲依然留存。
以前的学易堂,坐落在广东宽广宁静的山野之间,道的智慧听后就能理解,坚定地信奉没有虚假。
那时还有刘静春,共同探索真理的乐趣。
我如今拜谒这两位长者,正是天意要延续这份文化生命。
我怀着敬畏之心学习,唯恐有所丢失,这样的态度能矫正错误,保持正直。
当年他们简洁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提问和回答无需隔夜就能交流。
学易堂现在空荡荡,还有谁会鞭策平凡的人提升自我呢。
刘静春年事已高,但教导他人时依然从容不迫。
我们间的友情深厚,他远道而来照顾我这个孤独的人。
他作的诗清新脱俗,让我感到自己的言辞过于陈腐。
全世界的人都是兄弟,交友应选择那些能辅佐仁德的人。
春天的草儿正绿得可爱,我们在这里道别,像讲述一样地倾诉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