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仙都山二首 其一
朝代: 宋代 作者: 曾会 朗读:
正文
时常展画图,今喜到仙都。
尽得烟霞景,方知手笔粗。
擎天成一柱,镇地出三吴。
苔片封车辙,莲香泛鼎湖。
占风来海国,迎日上云衢。
似笋千寻直,如蓝四面铺。
秀能通造化,高岂碍抟扶。
雷雨生岩窦,星辰绕药炉。
金华惭叱石,玉女望投壶。
观古坛尤在,碑荒字半无。
未曾迷阮肇,何倦醉麻姑。
尘外标名异,空中立影孤。
笑秦铭泰岳,嫌舜葬苍梧。
夏月风长满,秋霜草不枯。
步虚吟羽客,滴翠湿樵夫。
独称瀛洲侣,吟看典郡符。
译文
我常常对着画作欣赏美景,今天终于能亲临这仙境般的仙都山。
当我亲身经历这云雾缭绕、美如画卷的景色时,这才意识到画笔终究无法完美描绘这宏伟的景象。
仙都山的山峰高耸入云,如同擎天一柱;它稳稳的根植于大地,守望着富饶的三吴之地。
山间苍苔覆盖车辙的痕迹,仿佛时间停驻,莲花的香气在鼎湖上空飘散。
从远方吹来的海风带来了海的气息,阳光透过云层,照亮山道。
山峰直上云霄,形如笋尖,蔚蓝的天幕像地毯一样铺展开来。
仙都山的壮观,仿佛能与天地之母的造化之力相连接,其威严高耸,又怎会妨碍仙人乘风云游四方。
山顶岩石间的雷雨与星辰绕着山间药炉转动,景色美轮美奂。
即使是金华的叱龙化马传说,或是玉女投壶的神话,在仙都山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古时的祭祀坛依然存在,但碑文已风化难认。
在这世外仙山,并未让人迷失于凡人阮肇的故事,也未因麻姑的醉酒传说而生厌倦。
这里的名字特异,远离尘嚣,在空中孤峰高耸的景象令人感叹。
即使是秦始皇命人镌刻的泰山铭文,或是传说舜帝安眠的苍梧,亦无法与仙都山的灵秀相比。
夏日里,山风凉爽,随风而动;秋天的严霜不会让山上的草木凋零。
仙人们在这儿步虚吟诗,樵夫劳作时山上滴下的露水将衣襟打湿,让人心旷神怡。
许是只有同为瀛洲仙侣,方能欣赏此景,并掌管郡祠的符印,吟唱出对仙都山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