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柱子

朝代: 唐代 作者: 朱湾 朗读:

正文

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
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
且喜声相应,宁辞迹屡迁。
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译文

这是一首关于筝的诗,诗人朱湾以筝的柱子自喻。
"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散木原本平凡,但幸运地被优秀的工匠看重并制作成筝的一部分。
"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尽管作为支撑筝弦的柱子力量微小,材质也不厚实,但仍能与众多弦乐相配合。
"且喜声相应,宁辞迹屡迁",尽管柱子的处境可能需要不断调整变动,但它很高兴能与筝弦的声音和谐共鸣。
"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如果能遇到懂得欣赏的知音,筝柱愿意传递出高雅的乐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平凡,也期待能与他人协作,发挥自己的价值,并渴望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