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江淮名胜图
朝代: 唐代 作者: 王昌龄 朗读:
正文
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
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
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
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
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
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
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
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
译文
这幅诗是王昌龄观看一幅描绘江淮地区名胜的画卷时的感慨。
他全心全意地欣赏这些云雾缭绕的山川,深深体会到隐居的深远之处。
他提到的"远公"可能是东晋的名僧慧远,他两次前往靠近海边的山岭。
诗人王昌龄仰慕这种高洁的风范,通过画卷领略那些遗世独立的美景。
画卷中的细节让他仿佛置身其中,没有一处能逃过他的笔端,他由此看到了广阔无垠的景色。
画卷上的荆门被轻轻描绘出烟雾般的朦胧美,赤城山则被鲜明地标注为燃烧的红色。
在青翠的树林间,山岭隐隐约约,像是在展示着淮海边界的轮廓。
他看到香炉峰顶隐约可见,却没有听到白猿的啸声。
画卷里的僧人已经消失,独自一人的旅行虽然独特,但并不孤单。
面对这样的画卷,诗人感怀万千,他问自己,为何还要执着于渔钓的生活。
他回忆起古老的传说,安期生留下了遗弃的鞋子,选择了超脱世俗的荣耀。
诗人认为,也许自己也能像他一样,投身影入未知,只身乘着一叶孤舟,在苍茫的大海中寻找自由。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观看画卷时的沉思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精神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