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寺壁管夫人画竹
朝代: 清代 作者: 蔡环黼 朗读:

正文
琉璃宝地清于玉,掩映檀栾数科竹。
乍道寻香檐卜林,忽疑驻屐筼筜谷。
闻昔名闺管道升,唱随琴瑟住吴兴。
奁中翰藻文人似,腕下丹青哲匠能。
玉湖晴彩流香陌,钟磬无声梵王宅。
鹿苑间停金犊车,龙宫新垩银泥壁。
天女持花散道场,徘徊揄狄兴逾长。
随身自有珊瑚架,侍婢还携翡翠床。
净土无尘更莹拭,铜台砚发淋漓墨。
攘腕经时阁笔看,错刀叶叶生鲜碧。
东竿写罢又西筠,雨箨风梢骨力均。
妙真兼胜苏居士,变化能无梅道人。
贝树祇林共终古,一片苍烟满庭庑。
琅玕影外石玲珑,残沈曾传松雪补。
今古帷房第一俦,晶宫毕世足风流。
仲姬应惜龙孙节,写向空门特地愁。
译文
这诗描述的是天圣寺内一幅由管夫人绘制的竹画。
诗歌开始描绘寺庙清静如玉,翠竹点缀其间,好似走进了一个芳香四溢的竹林。
管夫人,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据说擅长琴瑟之艺,居住在吴兴。
她的画作既有文人的翰墨风采,又展现出画家的精湛技艺。
寺庙内外的景致美丽,宁静无声,仿佛能看见鹿悠闲漫步和龙宫的墙壁被新漆得明亮。
画中似乎正在进行一场天女散花的仪式,让人流连忘返。
管夫人身旁带着珍贵的随身用品,仿佛画中的竹也充满了生机。
诗人描述画中的竹子东西纵横,风骨与雨打风吹的自然状态完美统一,其技巧可比宋代的苏轼和梅道人。
竹画和周围的贝叶经、宁静的林木融为一体,苍翠的竹影映衬着玲珑的石头,传说中的修补更增添了历史的韵味。
诗人将管夫人的作品视为无与伦比的珍品,满载风流与历史,表达了对画中竹子坚韧节操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将这份自然之美与禅门愁绪相联系的感慨。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一幅画的赞誉,也是对管夫人艺术与人格魅力的崇敬,以及对诸如竹子象征的高洁品德的认同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