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米芾李公炤家二王以前贴宜倾囊购取寄诗

朝代: 宋代 作者: 薛绍彭 朗读:

正文

圣草神踪手自持,心潜模范识前规。
惜哉法书垂世久,妙贴堂堂或见遗。
宝章大轴首尾俱,破古欺世完使离。
当时鉴目独子著,有如痼病工难医。
至今所收上卷五,流传未免识者嗤。
世间无论有晋魏,几人解得真唐隋。
文皇鉴定号得士,河南精识能穷微。
即今未必无褚獠,宁馨动俗千金赀。
古囊织襟可复得,白玉为躞黄金题。

译文

珍贵的书法,像神迹般由大师亲自创作,他们深深理解并遵循着前人的规则。
可惜啊,这些世代流传的书法杰作,精美的帖文有时会流失或不完整。
那些装裱华丽的大轴书法,虽然宣称破古创新,但实际上欺骗世人,结构性缺陷显而易见。
在那个时代,只有少数像子著(可能是某位鉴赏家的名字)这样的眼力,才能真正识别出其中的好坏,就像医病需要高超的技艺一样。
直到现在,流传下来的那些被认为上乘的篇章,也还是有人会因为它们的不足而嘲笑。
在世间,真正理解晋魏时期和唐隋年间书法精髓的人并不多。
文皇(指喜爱书法的皇帝)对书法的鉴定被认为是找寻到了真正的行家,河南的鉴定者(可能是指某位著名的书法鉴定家)能够深入细致地理解书法的细微差别。
即使在今天,或许还会有像褚遂良(古代著名书法家)那样的人存在,但是他们的作品或许会因为迎合世俗而价值千金。
可惜的是,那些过去的珍贵传统,如古代的织襟藏帖和细致的装饰(如白玉的带板和黄金的文字),已经难以再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