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霄纪实

朝代: 宋代 作者: 马元演 朗读:

正文

甲寅良月初,为拜帅垣檄。
遍走三荡所,村落怪荒寂。
人谓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宫,神仙其窟宅。
惯是名胜游,不许俗眼识。
余虽一俗吏,心实慕名德。
痴儿官事了,此行乌可惜。
天气暖如春,得意马蹄疾。
仆夫嗟况瘁,告我请休息。
止宿萧市中,明朝辨行色。
未晓垂玉绳,向风嘶金勒。
行行十数里,渐渐仙境出。
始见九锁峰,穷眸望不极。
一似天为门,四山作扃鐍。
云烟一齐起,松桧万古碧。
岩洞是处有,名了难尽忆。
入拜大有庭,奇特更奇特。
洞天与福地,它山得其一。
惟此为两全,四字揭奎画。
主人贝道士,高志颇嗜客。
引谒帝宸殿,金钉朱户饰。
出示御书经,凤篆龙章笔。
拜手拈瓣香,举头看近日。
既见抚掌泉,又观松花石。
小愒漱玉轩,恍惊风雨夕。
再登虚白楼,顿觉天地窄。
迤逦游二洞,其东名大涤。
仰视洞中山,群崖翠欲滴。
蛟龙现鳞距,天产非人力。
石鼓清可听,石鱼亦堪击。
中有一小洞,谓能隔凡迹。
稚子曾入去,海声亲听得。
出洞见一井,石栏四围赤。
云是葛翁泉,大旱无竭泽。
西洞号栖真,却在山绝壁。
华盖垂于上,狮子横其侧。
非烟亦非云,蟠结斩如刻。
上有倒挂仙,疑是帝所谪。
棋台别东西,棋子散黑白。
又见方尺地,三人可容膝。
下如空谷声,必是仙隐室。
道士虽携持,余亦倦登陟。
归息翠蛟亭,寒玉走鸣瀑。
心目尽开豁,尘累涣然释。
坡仙纪旧游,壁间著遗墨。
吾得继清赏,奚必问姑射。
试观殊胜地,何年是开辟。
虽慕子长游,未学子真逸。
可惜系微官,匆匆整还役。
小子不不诗,数章□纪实。

译文

在甲寅年的良月初,我因为接到一份拜帅的命令。
走遍了三荡地区,看到的村落都很荒凉寂静。
人们告诉我白升里离杭州城很近,只有咫尺之遥。
杭州有个洞霄宫,是神仙们的居住地。
我向来喜欢游览名胜,但这些地方通常不让普通人看到。
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内心却对名人的品德非常仰慕。
忙碌的官事结束后,能够进行这次旅行真是难得的机会。
天气温暖如春,我心情愉快,马儿也跑得飞快。
仆人因为疲惫而哀叹,请求休息。
我们在萧市停留过夜,第二天再决定行程。
未到拂晓时,天边就会挂起明亮的星河,马儿对着风嘶鸣。
走了十几里后,周围渐渐显现出仙境的感觉。
首先看到的是九锁峰,目光所及之处都不足以穷尽其景色。
那就像天门一般,四面的山峦像是关上门的锁。
云雾升起,古松翠柏绿意盎然。
到处都是岩洞,名字多到难以一一记住。
进入宏伟的大有庭,更是感到奇特无比。
这里是洞天福地,它是其他山川所不具备的,有四个字写在门额上,代表这里同时拥有洞天和福地的双重之美。
主人贝道士是个志向高远、喜欢结交朋友的人。
他带我拜谒了帝宸殿,那里的门钉和朱户都饰以金漆。
他拿出皇上御赐的经书,那些文字像是凤凰的羽毛和龙的鳞片,笔力雄浑。
我双手合十,点燃香火,抬头仰望太阳。
接着我参观了抚掌泉和松花石,又在漱玉轩稍事休息,仿佛穿越到了风雨交加的夜晚。
再登临虚白楼,我立刻感觉天地都变得狭窄了。
我们一路游览了两个洞,东边的大涤洞,往上看,山崖上的翠色仿佛要滴落下来。
就像蛟龙鳞片和脚爪显现,这些都是天然形成,不是人力所为的。
石鼓的声音清脆可听,石鱼也可以敲击。
中间还有一个小洞,据说能隔绝人间的世俗气息。
小孩子曾经进去过,他说他听到了海浪的声音。
出洞后看到了一口井,石栏是红色的。
据说这是葛翁泉,即使在大旱时节,泉水也不干涸。
西边的栖真洞在山崖绝壁上,华盖般的石头悬在上方,狮子形状的石头在其旁边。
那不是烟,也不是云,而是像雕刻一样坚韧的缠绕。
洞顶上倒挂着像是神仙的塑像,疑似是被玉帝贬谪至此。
棋台分东西两侧,棋子黑白交错。
还有地方只有一方尺大小,三个人刚好坐下。
听起来下面是空谷回声,那可能是仙人隐居的地方。
道士虽然轻装上阵,我也感到了登山的疲惫。
在翠蛟亭休息,听着瀑布的水流声,心情舒畅。
眼界和心境都得到了开阔,尘世的烦恼消失了。
墙壁上留有苏东坡(坡仙)旧游的题诗,我也得到了清雅的享受,何须去寻找传说中的姑射仙人呢。
看这奇丽的地方,推测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这至今是个谜。
虽然羡慕司马迁(子长)的游历,但还没能达到他那样的逍遥自在。
可惜我现在的身份是微不足道的官员,不得不匆匆结束旅程,准备回到工作岗位。
我是个不擅长写诗的人,勉强写了几个篇章来记录这次真实的经历。